音乐学院:组织师生代表参加市总工会职工大讲堂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14浏览次数:10

根据校工会的工作安排,1113日上午,我院党委副书记罗传宝带队赴市总工会参加职工大讲堂活动,此次活动由市总工会邀请了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词作家、诗人,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晓光作《中国歌曲百年》专题讲座,全市各行业职工和学生代表约200人参加,讲座由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海东主持。

陈晓光在描述“中国歌曲百年”时,以其深厚的音乐素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中国歌曲艺术波澜壮阔的发展画卷。他强调,中国近现代的歌曲与社会、历史进程紧密结合,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迹,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在陈晓光的讲述中,中国歌曲百年的发展历程就像一条奔涌的长河,曾涌荡起三次高潮。从早期的《送别》、《玫瑰三愿》、《黄河》等作品,到抗战时期的《长城谣》、《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激昂的旋律,再到改革开放后一大批优秀的抒情歌曲,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奋斗历程。

陈晓光特别指出,改革开放带来了审美的多元化,也带来了音乐审美的多元。这一时期,随着港台歌曲的传入,尤其是邓丽君歌曲的风靡,大陆的流行歌曲创作开始复苏。他强调,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是上世纪30年代的《毛毛雨》,它诞生在上海而非港台,这首歌由黎锦晖填词作曲,原唱为其女黎明晖。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也体现了陈晓光对中国音乐史的深入研究。

在陈晓光看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曲,每个时代的歌曲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和情感。他通过穿插不同时期代表性歌曲的赏析和代表性作者的故事,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歌曲百年发展的魅力所在。这些歌曲不仅让我们回想起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歌曲与中国社会发展史之间的密切联系。

总的来说,陈晓光对中国歌曲百年的描述既全面又深刻,他不仅为我们梳理了中国歌曲的发展历程,更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奋斗精神。他的讲述让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参加讲座活动的师生代表都表示此行受益匪浅。

据悉,陈晓光的歌曲有我们熟知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采蘑菇的小姑娘》《江山》《踏歌起舞》《我像雪花天上来》《乡音乡情》《在中国的大地上》《百年一梦》等。其中《在希望的田野上》和《那就是我》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撰稿:音乐学院 审稿:罗传宝 审核:曾裕林